的口粮里大部分都是秋天晒的瓜干,唐圆觉得特别难吃。
可自留地地块小且没有什么肥料,种小麦玉米谷子也没多少产量,只能种红薯。
这年代农民之所以大量种红薯,只是因为它对肥水需求比其他庄稼少一点,产量还高一些。
唐圆觉得虽然山药亩产量没有红薯高,却也比其他作物高,而且更有营养。
~~
~~
很快,下工的哨子陆续响起,过一会儿唐爹和唐妈也回来了。
唐妈跟唐圆说明天一早去唐奶家拿地瓜秧,早上先去自留地挑水秧几垄地瓜。
刚分家他们没有种子,要跟大房拿。
如果是地瓜秧就无所谓,如果是豆子、花生、玉米种子就得还。
虽然唐圆没下地,唐爹唐妈也会每天跟她讲家里的安排,这都是唐圆穿来后给他们培养的习惯。
唐圆就跟爹娘说种山药的事儿,“鱼仙人说我给的兔肉和野鸡蛋好吃,教我种山药,山药营养比红薯好。”
这几天唐爹唐妈吃山药鱼汤也感觉出来,山药不但好吃,吃了身体更有劲儿。
唐爹瞅瞅闺女,又悄悄给媳妇儿一个眼神,示意答应闺女。
分家以后有唐圆弄肉和野菜补贴口粮,一家三口吃的比从前好,最近三人都见长肉。
尤其唐圆,原本看着干瘦粗糙还略黄的小脸都变得光泽起来。
脸上带了点肉,两颊染上自然的少女红晕,看着娇俏不少。
对于闺女的康复,唐爹是非常高兴的。
只要闺女病情稳定,别说种山药就种鱼都行。
吃饭时候唐炳德拿着一个铁皮扩音喇叭挨条街吆喝,“都赶紧喝汤吃饭,吃完饭去场院开会。”
一连吆喝几遍,又去其他地方吆喝。
生产队一般天开一次会,总结一下这几天的劳动情况,开展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。
队干部会公布劳动记录情况,谁表现突出,谁请假最多,谁出工不出力,谁偷东西,谁又如何的。
还会总结一下各人的工分,出入大的就跟记分员沟通一下。
吃完饭唐爹先去场院儿,唐妈刷碗再把刷锅水舀给牲口喝掉。
唐圆收拾一下也跟娘一起去开会。
村里的晒场离牲口院儿不远,闲话两句就到了。
唐大伯和另外一个小队长已经到了,正和一群男人在侃大山,聊农事以及公社的政策。
刘赖子几个则扎堆倒黄色废料,一边夸张地嘎嘎大笑,引人侧目。
他们看到唐圆跟在唐妈身后过来,想到她发疯的样子不约而同地闭嘴噤声。
生怕刺激她发疯。
他们不怕她,但是怕唐炳德骂。
唐圆昂首挺胸的,半点都不害羞。
他们偷觑她,她则大大方方地打量他们。
哎,真是贫困村中的贫困村,扶贫老干部都得两眼一黑的程度。
男女老少一个个都黑瘦,孩子光着腚,大人赤着脚。
一年累到头,吃个七八分饱就是好的,更别说吃肉。
村里没有通电,除了两台收音机三辆自行车就没有其他机械。
磨粮食靠碾子,看时间靠日头和大队的哨子。
小病靠挺,大病等死。
……